过敏性紫癜是由血管变应性炎症引起的皮肤及黏膜病变,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、瘀斑。关节疼痛,腹痛及血尿等肾脏损害。过敏性紫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、关节型、胃肠型和肾型紫瘢四类。
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男性多见。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、低热、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,继而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,呈斑丘疹状出血性紫癜,部分皮疹可融合,2~3周后,皮疹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黄褐色而渐消退,但新皮疹成批发生。损害多见于小腿伸侧,也可向上发展累及躯干和上肢。仅累及皮肤者,皮疹往往较轻,称为单纯型。并发关节症状者,如出现关节酸痛、肿胀等不适,可累及膝、踝、肘、腕和指关节等处,称为关节型。如出现脐周和下腹部绞痛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、便血等症状时,称为腹型。当肾脏受累时,可出现蛋白尿、血尿、管型尿,称为肾型。皮疹除瘀点外,还可并发风团、丘疹、血疱等多形损害。
在过敏性紫癜的急性期,要多休息,同时配合医生护理,观察病情,尤其要注意头痛、呕吐、腹痛、血便等情况,及时告知医生。出院后病情减轻,若肾炎护理,应注意以下六不:
①不感染:感染不仅是肾炎常见的病因,还是其病情加重、疾病反复、复发的首要因素。
②不受伤害:皮肤伤口是致病菌的侵入途径,并可导致疾病复发。
③不过敏:各种过敏症可引起机体免疫机制发生紊乱,产生不正常的免疫复合物、抗体、细胞因子,这些物质通过许多途径导致肾脏受累。
④不做剧烈运动:剧烈运动时,肾血流明显减少,加重肾损害;
⑤不乱吃东西:不能摄取过多的油脂、过甜、过咸、高蛋白食物。肾炎不能大补,很多家长认为肾病时孩子肾亏、体虚、喜欢给孩子吃高蛋白食品,不知道这样做会导致疾病加重,加快疾病发展;
⑥不乱吃药:是药三分毒,不论中药、西药都有一定的毒性,肾是人体受害器官之一。以上六点,在预防肾炎复发,病情加重,延缓疾病的发展,保护肾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。